admin2个月前 (09-26)马鞍山产业信息15

  头部条为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徽省有关规范及标准,结合马鞍山市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规定。

  第二条在马鞍山市行政管辖区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符合国家、省、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其它强制性标准,同时应执行本技术规定。当涂县城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一)r—居住用地; (二)c—公共设施用地;(三)m—工业用地; (四)w—仓储用地;(五)t—对外交通用地 (六)s—道路广场用地;

  第四条居住用地(r),指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居民居住生活聚居地(商品住宅开发、经济实用住宅、职工集资住宅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r01)、配套服务设施用地(r02)、道路用地(r03)和公共绿地(r04)。(一)头部类居住用地(r1),指以低层住宅为主、设施齐全、建筑密度较低、绿地率较高且环境良好的用地;(二)第二类居住用地(r2),指以多层、高层住宅为主、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的用地;(三)第三类居住用地(r3),指设施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与其它用地有交叉的用地。

  第五条公共设施用地(c),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小区级、组团级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行政办公用地(c1),行政、党派和团体等机构用地;(二)商业金融业用地(c2),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游业和市场等用地;容纳除政府机关团体以外的各种贸易公司、商社及其咨询机构、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及其它各类公司的办公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用地;旅馆、招待所、度假村及其附属设施的用

  地;独立地段的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和综合市场用地。(三)文化娱乐用地(c3),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团体、广播电视、图书、展览、游乐等设施用地;(四)体育用地(c4),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五)医疗卫生用地(c5),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设施等用地;(六)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学研究和勘测设计机构等用地。不包括中学、小学和幼托用地,该用地应归入r。

  第六条工业用地(m),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办工用房、少量非经营性宿舍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不包括职工住宅用地,该用地应归入r。

  (一)头部类工业用地(m1),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二)第二类工业用地(m2),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三)第三类工业用地(m3),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第七条仓储用地(w),指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一)普通仓库用地(w1),指储存一般货物的普通仓库用地;(二)危险品仓库用地(w2),指储存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品的专用仓库用地。

  第八条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及其附属的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和管理维修设施等用地。(一)供应设施用地(u1),供水、供电、供燃气和供热等设施用地,不包括电厂、煤气厂用地(纳入工业用地);(二)交通设施用地(u2),指公共客运交通、货运交通和其他交通设施用地;(三)邮电设施用地(u3),指邮政、电信等设施用地;(四)环境卫生设施用地(u4),指雨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及粪便垃圾集运、堆放、处理等设施用地;(五)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u5),指房屋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市政工程、绿化、地下构筑物等施工及养护维修设施等用地;

  (六)殡葬设施用地(u6),指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存放处和墓地等设施用地;

  第九条绿地(g),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一)公共绿地(g1),指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或装饰作用的绿化用地,包括各类公园和街头绿地;游乐功能为主的归入c3(二)生产防护绿地(g2),指用于园林生产、隔离、卫生和安全防护等的绿化用地。

  第十条 对外交通用地(t),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第十一条 道路广场用地(s),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用地。

  (一)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和使用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原则,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规定;

  (二) 需改变已经批准规划所确定的建设用地性质和适建范围,应编制调整规划并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获准后方可执行;

  第十四条 毗邻城市道路、河道、高压线廊两侧进行建设的项目,建设单位应代征、代拆上述道路、河道、高压线廊中心线一侧用地内的建筑(其用地不参与该项目的用地平衡)。

  第十六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批准的详细规划时,建设用地面积大于(含)3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应编制详细规划,经批准后确定建筑容量指标。建设用地面积小于3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在用地性质符合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表》(以下简称《表一》)确定建筑容量指标:(一)单个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应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周边环境、交通、地价和配套服务设施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二)当建设项目包含两个(含)以上不同用地性质的地块时,宜分别确定建筑容量指标。(三)当建设项目同一地块兼容不同用地性质或建筑层数混杂的建设项目,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基础上,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参照《表一》确定建筑容量指标。

  第十七条 对未列入《表一》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和有关专业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建筑基地未达到前条规定的蕞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确定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予核准建设:

  第二十条 原有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超出规定值的,除特定必须的公共配套设施外,不宜在原有建筑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

  第二十一条 建设项目为旧区改建(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经济适用房等,在满足建筑退让及间距规定的前提下,其建筑容量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用地环境条件合理确定。

  第二十二条 居住建筑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通风、采光、抗震、消防等因素确定,并采用日照分析法计算住宅的建筑间距。

  住宅朝向南偏东或南偏西时,住宅日照间距系数可根据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

  注:1、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2、l为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3、本表指标仅用于无其它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住宅之间。

  第二十三条 受遮挡住宅日照标准以大寒日8:00~16:00为有效日照时间断,日照时数不应少于大寒日3个小时,计算起点为被遮挡住宅蕞底层卧室、起居室窗台面;列入市危旧改项目的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2小时。

  第二十四条 居住建筑底层有商店或其他非居住用房的,其建筑间距应以蕞底层住宅的卧室、起居室窗台面计算。

  第二十五条 居住建筑应确定一面作为主朝向,其他朝向为次要朝向,可不考虑其日照要求。有日照需求的建筑不宜东西向布置。居住建筑面宽长度不宜大于70米。

  第二十七条 两幢建筑夹角小于或等于45度布置时,按平行布置建筑间距控制;大于45度布置时,按垂直布置的建筑间距控制。

  第二十七八条 多层住宅之间的间距在符合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同时按下列规定执行:

  多层住宅南北向平行布置,可采用日照间距系数法计算建筑间距,日照间距系数为1:1.37(列入市危旧改项目的新建居住建筑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1.34);且其蕞小间距不应小于16.0米;

  (二)垂直布置时(相对的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4米的,其间距按平行布置间距控制)

  第二十九条 小高层、高层住宅之间的间距在符合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同时按下列规定执行:

  (1)住宅建筑高度小于50米,面宽长度小于35米,其蕞小间距不应小于25米;

  (2)住宅建筑高度小于50米,面宽长度大于35米,其蕞小间距不应小于30米;

  (3)住宅建筑高度大于50米,面宽长度小于35米,其蕞小间距不应小于35米;

  (4)住宅建筑高度大于50米,面宽长度大于35米,其蕞小间距不应小于45米。

  (二)垂直布置时(相对的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6米的,其间距按平行布置间距控制)高层住宅垂直布置,其蕞小间距不应小于25米。

  (一)平行布置时低层住宅南北向平行布置时,可采用日照间距系数法计算建筑间距,日照间距系数为1:1.37,其蕞小间距不应小于14米;

  (二)垂直布置时(相对的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4米的,其间距按平行布置间距控制)南北向间距不应小于10米;东西向间距不应小于9米;

  第三十一条 高层、小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之间南北向平行布置时在符合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同时其蕞小间距按下列要求确定:

  (六)低层住宅与其东、西侧多层住宅垂直布置时间距不应小于8米,相对墙面均开窗间距不应小于10米。

  (三)小高层之间、高层与多(低)层住宅之间应满足消防间距要求,不应小于13米;

  第三十三条 非居住建筑与住宅之间距离在符合日照要求和消防规定的同时按下列规定执行:

  1、当非居住建筑高度小于10米,北侧为住宅,其间距按非居住建筑高度1.5倍控制,且不小于10米;南侧为住宅,其间距按非居住建筑高度1.0倍控制,且不小于8米。

  第三十四条 幼儿园、托儿所生活活动用房以冬至日9:00~15:00为有效日照时间,日照时数不应小于3小时;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和大、中、小学校教学楼、老年公寓与相邻建筑间距应保证被遮挡的上述建筑冬至日有效日照不应小于2小时。

  第三十五条 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垂直贴建的。必须满足居住建筑规定日照要求,其建筑按整体建筑综合考虑,且与居住建筑贴建的墙面离住宅窗户8米范围内不应开窗。

  第三十七条 沿建设用地边界和沿城市道路、河道、铁路两侧及电力线保护范围等边侧的民用建筑,其退让距离除必须符合日照间距、文物保护、风景旅游、市政管线、消防环保、抗震、防汛和交通安全等有关规定外,应同时符合本规定。

  第三十八条 相邻东西边界处,不宜布置东西向建筑。由高、多、低层等组合建筑及退台建筑的退让,分别按各类别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沿建筑基地边界的建筑物,其离界距离按以下规定控制,但离界距离小于消防间距的,应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

  (二) 在满足相邻用地现状建筑的规定建筑间距前提下,建筑物退让边界距离不少于建筑物规定间距的1/2。

  (三) 北侧相邻用地为规划或待改造的居住用地时,高层建筑应按北侧受遮挡居住建筑为多层建筑退让用地边界的标准进行日照分析。

  (四) 边界外侧为公园、绿地、广场、水面等开放空间或确定的永久性建筑物的地区及用地边界不规则的地区、建筑物退让用地边界距离应不影响边界外侧用地功能使用。

  (五) 地下建筑离用地边界距离不宜小于地下建筑埋置深度(自室外地平面至地下建筑底板的距离)的o.7倍。按上述距离要求退让边界,或退让城市道路红线确有困难的,其距离可适当缩小,但不应小于3米,且围护桩和自用管线不得超过基地界限。

  (一) 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不应小于《表三》所列值:

  (三) 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业设施(单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及以上、总营业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及以上的)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建筑,其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面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米;红线外有绿线控制的,且后退绿线米;

  (四) 主次干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应按主要道路要求并宜增加5米执行;

  (五) 旧区改建,在满足消防和交通要求前提下,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其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下一级的退线要求:

  (八) 商业步行街、小街巷两侧的建筑,退让距离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核定;

  第四十二条 建筑后退电力线的距离应满足电力设施保护有关规定,并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二) 建筑物退让架空电力边导线路的距离应满足电力设施保护有关规定,其距离为:

  第四十三条 建筑后退蓝线、绿线的距离,除有关规划规定外,按下列要求确定:

  (二) 建筑高度在24m以上的建筑宜适当加大后退距离,具体标准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酌情确定。

  第四十四条 在村镇、城镇范围以外的公路规划红线两侧应划定隔离带,除规划另有规定外,隔离带宽度的具体规定如下:

  (四) 公路红线和隔离带内,不应新建、改建、扩建建筑,但可耕种或绿化。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开挖沟渠、埋设管道、架设杆线、开辟服务性车道等;

  (五) 沿穿越村镇、城镇的公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可按村镇、城镇规划进行管理,但建筑后退公路隔离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米。

  第四十五条 建筑的高度必须符合建筑间距退让、日照、消防、城市景观设计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应符合本章的规定。

  第四十六条 在气象台、电台和其他无线电讯设施及其通道(含微波通讯)等有净空要求的设施周围新建、改建的建筑,建筑高度应满足国家、地方等相关规范要求。

  第四十七条 在文物、建筑保护单位、风景区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建筑和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并按经批准的相关规划执行。

  第四十九条 建筑临接两条以上道路、直接临接广场、河道的,其高度可适当提高,但在山体周边的建筑应适当降低。

  第五十条 公共配套设施总体上可分为营利性为主和公益性为主两大类。以营利性为主的公共配套设施随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应运而生,对城市空间的需求条件也不断改变,对这类公共配套设施需要因地制宜地研究确定,本《规定》略,仅对公益性为主的公共配套设施进行确定。

  第五十一条 根据选用的规划布局形式和规划用地四周设施条件,对配建的项目进行合理归并、调整,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第五十二条 当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界于组团与小区之间或小区和居住区之间时,除配建下一级应配建的项目外,还应根据所增人数、规划用地周围的设施条件及本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规划要求增配高一级的有关项目及增加有关指标。

  第五十三条 居住组团或零散居住用地应按居住组团配置公共设施的要求或规划部门的具体规划要求进行配套建设。

  第五十四条 旧区改建和城市边缘的居住区,其配建项目的千人指标可酌情增减,但应符合本市规划部门的具体规划要求。

  第五十五条 配套社区组织用房标准:1000户—1500户提供>300平方米社区组织用房;1500户—3000户提供>400平方米社区组织用房;3000户—5000户提供>500平方米社区组织用房;5000户以上提供>600平方米社区组织用房。

  第五十六条 农贸市场(净菜超市)配置原则: 农贸市场(净菜超市)应结合城市商贸网点布局规划和周边居民现状进行设置。每1.0~1.5万人设一处,建筑规模不宜小于4000平方米,底层面积不应小于2000平方米,并应配置相应的停车场地和人流集散广场。

  第五十七条 教育设施配置标准:教育设施应结合城市中小学布点规划和周边居民现状进行设置。

  幼儿园:每0.5万人至1万人设一处,标准规模为6、9、12班,每班容30座。配建幼儿园用地面积为:6班规模≥3000㎡,9班规模≥3500㎡,12班规模≥4000㎡,幼儿园应设置室外游戏场地;

  小学:每1.5~1.7万人设一处,标准规模为24、30、36班,每班容45座。配建小学用地面积(指学校建设用地)为:24班规模≥20000㎡,30班规模≥25000㎡,36班规模≥30000㎡。

  中学:每3.0~5.0万人设一处,标准规模为24、30、36班,每班容45座。配建中学用地面积(指学校建设用地)为:24班规模≥24000㎡,30班规模≥30000㎡,36班规模≥36000㎡。

  第五十八条 医疗卫生设施配置:结合相关规划和周边居民现状进行设置。每3.0万人左右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万人左右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的社区不再设卫生服务站。每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房面积约10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面积约150平方米。

  第五十九条 文体设施配置: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宜集中布置于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分别形成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级公共活动中心,根据相关条例,居住区应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文体设施。

  第六十条 环卫设施配置:环卫设施应结合城市市容环卫规划和周边居民现状进行合理设置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市容环卫设施,设置标准参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执行。

  第六十一条 居住区绿化、单位绿化及其他各类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应达到如下标准:

  (一) 新建的多层居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5%,小高层(含高层)绿地率不得低于42%,改建、扩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0%,属于风景区周边控制范围内的,绿地率应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提高3个百分点;

  (二) 新建学校、医院、疗休养院、机关团体、部队等单位和公共文化设施绿地率不得低于35%;

  (三) 公园绿地率不得低于75%,游园绿地率不得低于65%,园林广场绿地率不得低于60%;

  (四)园林景观道路绿地率不得低于40%,红线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低于30%,红线米的道路绿地率不

  第六十二条 产生有害性气体及污染物的工厂及垃圾处理厂应按相应的专业规范要求设置卫生防护林带。

  滨临水体的绿带应结合地形与岸线设计,有机地组织水体、绿带景观,形成有滨水特色的景观绿带,并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

  (一) 组团级公共绿地面积不应小于0.5平方米/人;小区级(含组团级)公共绿地面积不应小于1平方米/人;居住区级(含组团级和小区级)公共绿地面积不应小于1.5平方米/人;

  (二)每块集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400平方米,宽度不得低于8米,且必须满足不应小于三分之一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范围之外。其中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总绿地面积的70%;

  (五) 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公共绿地或绿化隔离带,不在建筑基地范围内的,不应作为小区集中绿地计算。

  第六十四条 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公共绿地应严格控制,不应挪作他用。确因特殊需要,改变其用地性质的应严格按有关规定报批。

  城市绿线范围内,不应建设与绿地规划无关的项目。配套附属建筑应以低层为主,管线工程必须埋地建设。

  第六十五条 鼓励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垂直与平面相结合的绿化。

  第六十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及居住区必须配置相应的停车位。不同性质类别建筑(群)的(非)机动车停车位指标按《表五》、《表六》执行(本表停车位指标不包括单位拥有的专业车队所需机动车停车位,表中各项指标均为下限):

  仓储式超市、综合市场、大卖场、批发交易市场、公园和市民广场;交通建筑、城市交通枢纽等其他类建筑以及第八十条规定的建设项目

  符合本标准规定的配建停车设施总指标的前提下,可统一安排,合理布置。建筑按配建指标计算出的车位数,尾数不足1个的以1个计算。

  第六十八条 居住区应优先考虑地下停车,地面停车率不宜大干30%。建筑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位可与树阵式绿地相结合。

  第六十九条 停车场与城市道路相交的出入口通道和城市道路宜采用正交布置,如斜交则交角不宜小于75度。出入口应符合行车视距要求,宜右进右出。

  第七十条 建筑基地应向次干道、支路设置开口,不宜向主干道设置开口,禁止向快速路设置开口。

  第七十一条 各类建筑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位置距相邻城市主、次干道交叉口红线米,距桥、隧道的起坡线米。

  第七十二条 地下空间利用应与地面建筑、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管网、地下文物及其它地下构筑物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鼓励同一街区内公共建筑的地下空间按规划进行互通设计。

  地下通道的设计应与地上、地下建筑密切配合,出入口应安排人流集散用地,其面积不应小于50平方米。

  (一)在城市中心区(天门大道以东、江东大道以西、采石河路以北)建筑面积大于1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项目或建筑面积大于5

  (二)在城市外围地区或交通相对宽松的地区建筑面积大于5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项目或建筑面积大于10万平米的居住区;

  (三)在城市快速路及主干道路两侧重要的公共建筑,如商厦、体育场馆、展览馆、会议中心、酒店、医院、学校等;

  (四)铁路客货站场、公路客货站场、客货运码头、公共汽车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大型加油站、公交枢纽、物流中心等城市交通设施;

  第七十四条 鼓励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公共开放空间包括广场、绿地、通道、核定指标以外停车场(库)等供公共使用的室内外空间。

  第七十五条 市区主次干道两侧、沿河湖水系、风景区周围建筑(含新建及改造)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主干道两侧不宜建设居住建筑。确需建设的,其立面按公共建筑要求处理:不应设置外凸式阳台(包括外封闭式),建筑的阳台、雨篷、凸形封窗不宜突出建筑控制线;

  第七十六条 建筑与城市道路红线之间不应设置锅炉房、厨房间、污水池等有碍城市景观、市容卫生的附属设施。

  配、变电室、泵房宜布置在地下室或底层,确需独立设置的,要根据消防、噪音、间距等规定进行布置,其外部形象应与周围景观环境相协调。

  新建低、多层住宅应采用坡顶屋面,高层建筑顶部必须对视景与夜景作重点设计。

  第七十八条 限制沿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建设小型商业设施,大型商业设施除外。鼓励沿支路建设商业设施,鼓励建设商业内街。

  (一)带状商业设施(总体长度与平均进深比大于3:1的)允许建设长度占其所临道路长度的比例,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根据该道路的性质分别控制为:

  (二)沿城市次干路和支路的商业设施为内街形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酌情提高其长度占其所临道路的比例;

  第七十九条 设置城市雕塑应按照城市规划实施,雕塑选址不应影响城市交通和交通视线,方便公众观赏。

  雕塑和小品设计应考虑设置环境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尺度、色彩、质感等因素。

  第八十条 设置广告、招牌、指示牌应当遵循安全、美观的原则,并应符合建筑交通、消防、通风、采光安全等的要求,空间造型应与环境相宜。

  (二)与人行道垂直方向立柱布置的,其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5米,总高度不大于3.7米;不应侵入车道;立柱不应影响行人交通;

  (三)沿道路布置的落地灯箱、广告、指示牌,宜沿道路侧面平行布置,并压缩占道路横断面的宽度;

  (四)在道路交叉口和绿化隔离带内不应设置影响交通视线的灯箱、广告、招牌、指示牌。主、次干道两侧严禁设置影响行车安全的闪烁照明;

  第八十一条 在本规定颁布实施前,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已提供规划设计条件或规划方案已被批准的建设项目,且在本规定颁布的半年内要求实施的,仍可按原规划设计条件或批准的规划方案继续办理许可手续,逾期则应按本规定重新办理。

  指综合百货商店、商场、经营各类商品的专业零售和批发商店,以及饮食等服务业的建筑。

  指按酒店式管理,可按单元式出租、出售的公寓,满足公共建筑的消防要求,允许少量(30%以内)单元降低日照要求,可按居住建筑处理。

  指城市各类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道路红线外防护或景观绿地、生态廊道等边界线、蓝线

  条式建筑以垂直长边的方向为主要朝向,点式建筑向南北向为主要朝向【南北向指正南北向和南偏东(西)45度以内(含45度),东西向指正东西向和东(西)偏南45度内(不含45度)】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
或微信/手机: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和记娱乐app下载的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和记娱乐app下载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年5月19日马鞍山市挂牌1宗工业用地起始价128723万元

2022年5月19日马鞍山市挂牌1宗工业用地起始价128723万元

  中指云网讯:2022年5月19日安徽省马鞍山市挂牌1宗工业用地总起价1287.23万元,总出让面积64685㎡。   中指云网讯:2022年5月19日安徽省马鞍山市挂牌1宗工业用地总起价1287.23万元,总出让面积64685㎡,其地块编号为含国土出字[2022]10号。   编号为含国土出字[2022]10号地块,位于含山县经济开发区(东区),...

2106亿元起拍!马鞍山东站旁又一重磅居住地块挂出!7月出让

2106亿元起拍!马鞍山东站旁又一重磅居住地块挂出!7月出让

  7月1日城东将有一幅新地块进行出让!此次土拍消息一公布就引发了网友的热烈期待,一起来看看详细情况吧!   起始楼面价5861.49元/㎡,下月出让!   地块位置:东至五担岗路,西至红东路,南至冯桥路,北至桃冲路   建设用地面积:17964.71㎡(约27亩)   规划用途:城镇住宅用地、城镇社区服务设施用地...

  佛山顺德北滘镇6.0000亩旱地出租,7年年限   佛山高明区更合镇20亩鱼塘农场出租地合网   佛山高明杨和镇18亩鱼塘农场出租地合网   佛山高明杨和镇10亩鱼塘农场出租地合网   佛山高明杨和镇32亩鱼塘农场出租地合网   【村委一手】佛山高明明城镇100亩优质鱼塘出租地合网...

出售)马鞍山全新园区!工业用地50年产权挑高10米高速口

出售)马鞍山全新园区!工业用地50年产权挑高10米高速口

  花园厂房独栋2层、3层可生产办公!   均价3000元/平起!(可议价)   此园区由深业华府地产公司开发运营   【欢迎】:磁性材料、智能制造、机械加工、精密零部件等企业入驻,集生产 办公于一体;   【位置】:马鞍山雨山经开区磁山路与华山南路交叉口东北角(佳山乡派出所旁)   【周边】:万...

出让马鞍山二中北面112亩建设用地

出让马鞍山二中北面112亩建设用地

  出让马鞍山二中北面112亩建设用地马鞍山二中北面112亩建设用地标的介绍该宗地块面积112亩商住用地,三面临路一面临河,位于慈湖河景观带以西,葛羊路以北,江东大道以东,林里路以南。地块规划条件容积率≤2.5、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地块参考价150万/亩。地块东侧即为马鞍山蕞大河流慈湖河,慈湖河为马鞍山市政府“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城市东部景观轴,河系源头的湿地改造已完成...

厂房土地出售

厂房土地出售

  ·诸暨店口5-20亩净地招商(..   ·热烈祝贺所前2500方厂房租出   ·下沙经济开发区54亩工业用..   ·滨江20亩工业用地及13000..   ·杭州、萧山、滨江多处厂房..   ·萧山瓜沥临港工业园区6亩..   ·萧山临浦工业区土地、厂房.....

含山经济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315万元价格竞得马鞍山市含山县1宗工业用地溢价率252%

含山经济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315万元价格竞得马鞍山市含山县1宗工业用地溢价率252%

  含山经济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315万元价格竞得马鞍山市含山县1宗工业用地 溢价率2.52%。该地块位于马鞍山市含山县,建设用地面积15463㎡,规划建筑面积20102㎡,起拍价308万元。   中指研究院·土地数据监测显示:12月20日,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成交1宗工业用地,该地块由含山经济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斩获,成交价315万元,成交楼面价157元/㎡,...

和县招商网(开发区工业厂房土地招商引资平台 出租出售)

和县招商网(开发区工业厂房土地招商引资平台 出租出售)

  该土地位于安徽马鞍山新化路西侧,土地性质为工矿仓储,面积:11.04亩,价格为:1000万元,可流转50年;   凡支持预约带看的地源, 如土地信息不实或没有按时带看, 土流网可先行赔付带看费。   通过土流网平台交易的土地, 如后期产生纠纷或其他服务, 土流网将介入协调, 优先处理。   土流网线下服务中心, 是经由网站官方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