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主体功能区规划(2018-和记娱乐app
原标题:马鞍山市主体功能区规划(8-2025年)出炉!
《马鞍山市主体功能区规划(2018-2025年)》
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安徽省承东启西的先导区,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沿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和通航口岸,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城市,安徽省先进制造集聚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和滨江山水园林旅游城市。
《规划》按照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布局,
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五类主体功能区域,
核心优化重点开发区:主要包括主城区内花山区、雨山区范围下的9个街道,国土面积.0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06%。
功能定位: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提升全市竞争力的重要区域;集聚高端要素,体现马鞍山市特色和文化风貌的标志性地区,建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展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形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带动马鞍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区域。
新型城镇与产业集聚重点开发区:包括当涂县、含山县、和县、市辖区部分地区以及国家级、省级开发园区(保税区),共23个乡镇、街道(开发园区、保税区)。
功能定位:全市新型城镇与产业集聚的重点地区,全市人口的重要承载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和科技创新先导区、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农产品加工的重要支撑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区域。
片区功能布局:新型城镇与产业集聚重点开发区指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的条件较好的地区。按照地区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可将区域细分为主城片区、当涂片区、和县片区和含山片区。
主城片区位于长江以东,毗邻南京,包括花山区的霍里街道、金家庄街道(除小黄洲外)、濮塘镇;雨山区的向山镇、银塘镇、佳山乡(含安徽马鞍山雨山经济开发区);博望区的丹阳镇、新市镇、博望镇(含安徽马鞍山博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该片区是以科技创新、人文旅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当涂片区位于当涂县中心城区及周边乡镇,包括当涂县的姑孰镇(含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太白镇、年陡镇(含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黄池镇和石桥镇,是马鞍山市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和县片区位于长江以西,中心城区西侧,包括和县的历阳镇(含安徽和县经济开发区)、乌江镇以及石杨镇;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内的白桥镇、姥桥镇(含马鞍山综合保税区)(除陈桥洲外)。该片区是美丽长江经济带西侧的水质更新提升与产业升级转型攻坚区域,同时也是西沿江城镇发展带上,打造区域新增长极的主战场。
含山片区位于含山县中心县城及其周边地区,包括环峰镇(含安徽含山经济开发区)、清溪镇。努力把环峰镇、清溪镇省级重点开发城镇建设成为产业集聚区、人口集中区、和谐社会示范区。依托安徽含山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清洁型先进制造业。
农业生产供给区主要包括当涂县、含山县、和县的11个乡镇。国土面积1170.6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8.91%。
功能定位:全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体现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先行区,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重点区域。
生态功能区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周边地区、石臼湖沿岸,重要城乡饮用水源地周边乡镇以及山区乡镇,包括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含山县、和县、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的9个乡镇、街道(地区)。
功能定位:保障全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自然和人文景源密集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区,重要的城乡饮用水源地,全省生态经济示范区,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的重点区。
全市共有禁止开发区域37个,其中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个,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3处,国家和省级重要湿地2个,地质公园1个,重要饮用水源地4个。
当涂县国土面积970平方公里,2017年末户籍总人口47.8万人,分别占全市的23.96%和20.84%。姑孰镇、太白镇、年陡镇、黄池镇与石桥镇等5个乡镇为新型城镇与产业集聚重点开发区,乌溪镇、护河镇、塘南镇和大陇镇等4个乡镇为农业生产供给区,湖阳镇、江心乡2个乡镇为生态功能区。
国家重点开发区、地区和皖江城市带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芜马组群生态文化休闲基地、全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江园林城市。
——推动互动衔接、有机交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当涂县作为马鞍山南向发展极,起到链接芜马城市组群,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作用。在县域内围绕南北向城市发展轴与东西向旅游发展带,建设“城市发展、高效农业与生态涵养、休闲度假”为主题的功能区,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推进园区与镇区一体化发展。
——坚持智造强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以奥克斯空调为龙头的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以利洁时桂龙药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顺丰速运为龙头的智慧物流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通过招商引资、招大引强、招才引智,招引一批高端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配套,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扎实推进“三重一创”建设。推动冶金压延、机械加工等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发展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业。利用当涂县丰富的自然风光资源与历史人文资源,围绕当涂县四大生态园区,打造东西向旅游发展带。依托太白岛和石臼湖等生态自然资源,发展高品质生态旅游业;以李白文化为主线,特色旅游产品为吸引,涵养生态与保持生物多样性为基本,打造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
——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率先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为建设重点,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构建环石臼湖生态农业与优质渔业发展带,塑造高效农业与生态涵养区。利用自然河网与毗邻城市消费群体的优势区位,积极促进产业融合,培育壮大现代化种植、体验式采摘、农家乐休闲、蔬果定制与配送、净菜加工等现代农、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多元协作的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重点保护长江当涂段、姑溪河、双潭湖、石臼湖、大公圩等水系以及青山围屏重要生态资源,积极构建多元协作的机制,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
含山县国土面积1028平方公里,2017年末户籍总人口44.72万人,分别占全市的25.39%和19.50%。环峰镇和清溪镇2个乡镇为新型城镇与产业集聚重点开发区,陶厂镇、铜闸镇、仙踪镇、运漕镇和林头镇等5个乡镇为农业生产供给区,昭关镇为生态功能区。
长三角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宁合芜大都市连绵区生态客厅、皖江示范区绿色产业基地、马鞍山西翼综合副城。
——加强文旅兴县战略。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县域景区化、景区全域化,培养旅游为重要支柱产业,努力将含山县打造成长三角知名生态旅游城市。彰显以凌家滩遗址、昭关古隘、运漕镇等为代表的历史人文资源,以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褒禅风景区、大渔滩湿地等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大力发展乡村特色,延伸旅游产业链;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精品路线,推进智慧旅游。
——大力实施生态优化战略,建设生态屏障。按照高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突出气、水、土壤环境整治。以褒禅山、太湖山、大渔滩等自然条件优异的连绵地区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系统管理、严格执行的办法,围绕生态区域建设的主题,打造宁合芜大都市连绵区西北生态屏障。
——探索具有含山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立足经济“新常态”大背景,紧扣发展主题,聚焦工业发展,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重点,把存量做优、增量做大,引导工业绿色发展,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探索一条具有含山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打造以环峰—安徽含山经济开发区—清溪组团为核心,以运漕、林头、仙踪、清溪为二级城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框架,按照组团发展、产城一体的思路,加快推进含山城乡协同发展。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三农”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一体化发展,让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构建现代城市和农村谐共融、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形态。
——推行魅力引领战略。按照《安徽省空间规划(2017-2035年)》的要求,以魅力特色示范点建设为引领,通过规划引导、建设魅力特色示范点为抓手,通过规划引导、建设示范、精心培育、联动塑造,形成诗情画意的城乡新空间,带动更多创新实践。结合凌家滩文化遗址,发挥其长江下游巢湖流域发现面积zui大、保存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特点,创建“凌家滩‘新石器时代文化’魅力示范点”。
和县国土面积1319平方公里,2017年末户籍总人口54.28万人,分别占全市的32.58%和23.66%。历阳镇、乌江镇、白桥镇、姥桥镇(除陈桥洲)以及石杨镇等5个乡镇为新型城镇与产业集聚重点开发区,功桥镇和西埠镇2个乡镇为农业生产供给区,陈桥洲、善厚镇、和香泉镇为生态功能区。
皖江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长三角区域的承接产业转移基地;省级江海联运重要枢纽与物流基地;优异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华东地区重要的蔬菜基地;马鞍山市主城副中心;马鞍山市西北生态屏障;现代宜居的滨江生态旅游城市。
——建设现代化临港产业园。重点建设马鞍山郑蒲港新区,将其打造为现代临港物流区、现代临港工业区和产城一体主城区。依托深水港优势,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保税物流,努力成为中部江海联运枢纽和生产服务中心、长三角经济圈重要的物流节点,成为国家级物流进出口基地。瞄准大运量制造业的大项目、大企业,注重引进与之相关的大型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打造临港工业制造基地。实现产城一体,形成与南京、芜湖以及对岸马鞍山建成区功能相呼应的生态、宜居、富裕、文明的地区。
——建设系统协调的城乡规划体系。建设系统协调的三级城镇体系,城市集中建设区(县城和郑蒲港新区)—重点镇—一般镇,其中县城(历阳镇)和郑蒲港新区(姥桥镇)作为县域城镇体系的集中建设区。积极建设郑蒲港新区,对标马鞍山市区建设,高水平、大手笔、快节奏推进郑蒲港新区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快速征迁,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新区发展规划,积极发挥其城镇发展双核之一的作用。
——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转型发展。强化安徽和县经济开发区、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和马鞍山综合保税区的整体发展,着力营造差异化的工业发展道路,注重龙头产业的培育,强调产业链的构建,通过产业体系的强化与构建,形成和县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动力。
——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加工与农业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围绕和县示范区开展建设工作,以点带面示范全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大力推进生态文化旅游。有效开发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与和县猿人遗址两大保护区,香泉风景区、霸王祠风景区、陋室风景区和天门山风景区四大景区,利用鸡笼山国家森林景观、霸王历史文化景观和山野自然风光,深入挖掘和县地域特色、人文资源和渔樵农事内涵。积极开发旅游人文资源禀赋,将一批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与历史建筑有机结合,以文化旅游的形式呈现。坚持以“香泉风景名胜区开发为重点,两点互动,五区联手,两线延伸”旅游开发布局策略,大力发展文旅休闲产业。
——全面构建县域生态网络。联合含山、马鞍山、南京,打造鸡笼山、如方山、长江等生态走廊,做好重大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廊道生态防护,保障县域生态安全。融入现代休闲、文化、体育等要素,挖掘生态价值、继承优秀文化、提升配套支撑。
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三个市辖区国土面积732平方公里,2017年总户籍人口82.59万人,分别占全市的18.08%和36.00%。市辖区中,沙塘路街道、解放路街道、湖东路街道、桃源路街道、江东街道、塘西街道、平湖街道、雨山街道和安民街道等9个街道为核心优化重点开发区,采石街道和小黄洲地区为生态功能区,其他11个乡镇、街道(开发园区)为新型城镇与产业集聚重点开发区。
马鞍山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精品钢铁基地,长三角新兴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文化旅游基地,皖江地区港口物流中心和创新创业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加快产业升级,淘汰粗放型产业,加快建设优质产业园区,坚持产业多元策略。着力推进多元创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淘汰传统资源消耗性产业,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医药、健康食品、现代化工、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金融商务、商贸物流、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完善文化旅游、娱乐休闲、健康医疗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多元产业体系建设。强化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积极推行低碳绿色生态发展,传承保护历史文脉。坚持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加强环境保护与环境修复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和建设模式。加强对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的挖掘与保护,传承优秀文化,提升城镇软实力。
——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园。依托马鞍山大学城、马鞍山软件园等创新平台,以二三产业联动为核心,培育创新经济,提升区域物流职能,将马鞍山打造成为合芜宁重要的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重点支持马鞍山软件园区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推进马鞍山软件园二期建设智能制造园区,打造花山区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和智能制造创新平台。
——创建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构建与城市用地布局相协调,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多方式顺畅衔接、现代化、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方格网道路格局,畅通骨干道路的衔接,贯彻落实“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坚持交通引领空间发展,塑造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倡导tod的开发模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预留城市轨道和快速公交系统。加强客运枢纽建设,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倡导绿色交通,塑造以人为本的交通环境。合理分配道路资源,积极鼓励步行、非机动车,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及电动汽车。统筹制定规划,合理布局充电设施,落实配建要求。
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安徽含山经济开发区、安徽和县经济开发区、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安徽马鞍山雨山经济开发区、安徽马鞍山博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均为新型城镇与产业集聚重点开发区。
全市产业转型发展的排头兵,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引擎,长三角地区产业承接创新示范区,具有全国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开展制造业升级行动。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坚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为依据,以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巩固工业倍增行动计划成果,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集中各方力量强攻工业,大力推进制造业升级,到2020年,力争实现“迈上两个台阶、实现六个提升”。
——加快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对传统资源消耗性产业向资源集约型升级,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品牌提升,推动管理咨询、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巩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承接发展建筑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智能终端制造、新能源汽车和食品加工等产业,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努力将马鞍山建成现代化滨江产业新城。
——建设长三角地区产业承接创新示范区。承接长三角核心城市外溢功能,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绿色节能环保和现代服务业,强化先进制造、创新创业等协作性功能建设,强化配套产业链的完善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租售:
或微信/手机: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和记娱乐app下载的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和记娱乐app下载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