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燃旺乡村旅游之“火” 点亮“乡村振兴梦” -和记娱乐app
从“借船出海”到“留人生财”,从“红色赋能”到“绿色崛起”,看含山县铜闸镇太湖村如何——
太湖山、凌家滩旅游车辆“川流不息”,渡江战役后方野战医院旧址“誓言嘹亮”,拓展训练基地夏令营“排期已满”,老鹅汤特色美食游客“慕名而来”,农家小院“座无虚席”,青舍民宿“一床难求”……这个夏天,太湖山下太湖村,乡村旅游“热力四射”,“网红村”里人气爆棚。
这是脱贫攻坚的“谈笑凯歌还”。五年来,在脱贫攻坚的声声号角下,这座藏在深山的“贫困村”被唤醒,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特色产业,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摘帽”,村集体收入破“万元”大关,一连串通往幸福生活模样的升级密码逐渐被解开。
这更是乡村振兴的“琵琶马上催”。现如今,旅游资源串珠成线,产业格局全面打开,山水观光、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户外康体等旅游业态日益丰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特色旅游名村等旅游招牌愈发响亮。且看太湖村如何玩转手中“好牌”、弄潮乡村振兴,走出一条乡村旅游带动全域发展的新路子!
夏日清晨,diyi缕阳光洒向群峰竞秀、溪流潺潺的太湖山,山脚下静谧的太湖村也开始苏醒了。
77岁的村民杜少琴坐在门前,笑着和早起登山的“背包客”们打起招呼。就在去年,她将自家房屋租给村里,原本破旧不堪、鲜有人住的两层小楼,就摇身一变成为装修一新、房客众多的特色民宿,新房子有了,租金也赚了。
村民张爱国匆匆将孙子孙女送去学校,就赶回了“汤和谐院”,打扫庭院、摘菜洗碗,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游客。自打家门口开起了这家农家乐,她和村里0多名的“留守者”就有了新工作,带娃挣钱两不误。
深藏大山、闭塞贫困的农民,如今在家门口收起租金、做起生意,从“靠天吃饭”到“借景生财”,若放在十年前,他们做梦都不敢想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那时村里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粗放,群众致富无门路,村民纷纷出走务工,房屋闲置、耕地撂荒,成了典型的空心村。”太湖村党总支书记俞超说,01年摸底调查时,该村有贫困人口近200人,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被贴上了“贫困村”的标签。
智者谋势,弈者谋局。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打响,在“输血”摘帽、消灭贫困的同时,当地党委政府已将目光放到了更加长远的“造血”致富、走向振兴之上:太湖村,背靠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紧邻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坐拥得天独厚的原生态风光,何不拿“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
2016年9月,国家多部委联合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计划通过人才、金融、创业等多方面专项扶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脱贫致富,太湖村榜上有名。东风吹来,资源汇聚,太湖村乡村旅游的发展道路愈发坚定。
好风景变出好“钱景”,如何“变”是门学问。太湖村将“diyi步棋”下在了人居环境整治上。在含山县、铜闸镇的统一部署下,太湖村将全域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旅游休闲要素等方面,梯次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开展“五清一改”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农村旅游扶贫“八个一”工程,全面提升村庄整体环境。
之后的太湖村,处处都是环保的“战场”、攻坚的“前线”:各级各部门倾心帮扶,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拆除旱厕、无功能建筑,清理杂草柴堆、乱堆杂物,完成沟塘清淤、垃圾清运、污水收集,“治脏、治乱、治差”行动一场接一场;立足景区周边优势,先后建成村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让八方游客进出放心、游玩舒心、居住安心。
如今的太湖村,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串起一栋栋漂亮的民居,姹紫嫣红的鲜花开在清澈的水塘边,崭新的村容村貌与秀丽的自然风光和鸣,独特的乡韵与大美的山水共舞,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叮叮咚咚……”雨后放晴,在太湖村八姓自然村,青舍民宿“三号院”的建设继续推进,任荣也开始谋划如何选购窗帘、灯饰。自2019年和朋友一起登太湖山,驻足太湖村后,她一眼看中这里的美丽风景、淳朴民风,萌生开设民宿的念头,至今已三年。
这期间,她不仅租下村民的闲置民房,打造出了共拥有16间客房的青舍一号院、二号院,还一手承担下汤和谐院农家乐的经营,干起了农产品电商销售,在太湖村里打造出了一条集吃、住、购一体的旅游服务链条。
“引入社会资本,招来致富能人,市场化开发现有资源,才能让乡村旅游焕发新的生机,带动村民致富。”这三年,为留下“任荣”们,太湖村党总支也没闲着。聚焦农村闲置农房、、山场等资源,太湖村党总支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鼓励村民“农田变游园、农房变客房、农品变商品”,实现土地受益、房产受益、劳动受益、产品受益。
陈旧的村部、闲置的校舍被“打包”出租,兴建起军事主题住宿;零散的耕地、撂荒的林地被“整体”流转,成为返乡能人耕耘现代农业的舞台;利用闲置农屋建设“太湖禅意”手工植染工作坊,组织村中妇女参加技能培训……沉睡的资源变成了资产,变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通过盘活资源,与市场主体合作,获得保底收益和分红收益,2020年,村集体收入突破了30万元大关。”俞超说。
如果说土地、房屋是看得见的资源,那历史文化和民俗民风则是看不见的“财富”。八姓自然村,元朝末年八位不同姓氏的军士在此看守储粮、安家落户,至此八姓村民世世代代长居于此、和睦共处;渡江战役时期,八姓村成为解放军三十军九十师野战医院所在地,救治了一批又一批伤病员,也长眠了六十几位无名革命烈士。
如何让这些资源“活”起来?太湖村一方面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兴建了姓氏文化公园,保护传承起姓氏文化;另一方面,将渡江战役野战医院旧址恢复原貌,展出含山县diyi位员、渡江战役等相关事迹,对两座无名烈士墓进行了修建,打造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志愿加入中国,拥护党的纲领……”如今,太湖村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或红色旅游的热门选择,野战医院旧址门前时时响起铮铮的宣誓声。“参观旧址、瞻仰墓园,忆渡江战役之艰难,叹革命先烈之悲壮,让我深受教育,也更加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前来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的市民张兴正说。
与此同时,引入“和平使命”综合射击拓展基地,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休闲旅游、体育训练、拓展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招引实力企业安徽一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开发“重走长征路”活动……太湖村坚持深挖红色资源,不断延伸红色业态,让红色旅游“火”起来,让远方客人留下来。“目前,我们的夏令营已进行到第七期,参与者达1340人,‘重走长征路’活动也广受欢迎,预约的客人越来越多。” 安徽一粟该项目负责人杨昌骏说
乡村旅游迸发出的无限生机与活力,为“美丽经济”铺就了发展底色,也为产业融合发展埋下了伏笔、提供了契机。
2018年,“大老板”凌昌喜回到家乡,承包下600亩土地,打算通过“土地流转 股份分红 就近就业”模式,为自己赚“一桶金”,也为村民致富出份力,并起名为益民生态种植园。如今,芍药220亩、白芨30亩、樱桃40亩、弥猴桃20亩、梨子30亩、瓜娄50亩、稻虾150亩,规划已成、布局已定,“这里将集观赏、采摘、垂钓体验于一体。”凌昌喜信心满满。
2020年鑫玫沅鲜花合作社成立至今,历经汛情、大风等艰辛,但合作社理事长马金龙依旧不言放弃。“我们将继续扩大花卉种植规模,提高品质,利用太湖村区位优势,全面打开南京、上海等周边市场,并创新鲜花种植模式,采取农户养护,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的模式,带动村民发展壮大花卉产业,共同致富。”马金龙说。
与此同时,老牌产业也开始“脱胎换骨”:太湖山鹿苑里,保健养生中药材和鹿系列产品日益丰富,碧根果、百果园等产业不断向山下延伸,小梅花鹿也走出圈舍,走到游客身边,开启了互动体验;深耕“金字招牌”,老鹅汤品质不断提升,养鹅产业风生水起,大鹅“扇动”起一方经济;民生瓷业也开始产业转型升级,入驻网络平台,打开全面电商新局面……
一业挥袖,百业起舞。太湖村铆足了干劲,推进产业深度融合,踏上了旅游发展的新征程。“未来,太湖村将围绕建设一个开放式村庄大景区为目标,聚力打造集观光休闲、红色教育、传统文化、禅修体验和创新创业为内容的特色乡村旅游品牌,进一步推动村级旅游经济发展。”俞超说。
“以太湖村为引爆点,全域旅游的号角也在铜闸镇吹响。”铜闸镇党委书记李刚表示,目前,铜闸镇以创建省特色旅游名镇为目标,坚持全域布局、特色定位、错位发展,加强全域环境提升,紧盯“农旅”“体旅”“食旅”融合,擦亮“古”名片,做好“鹅”文章,打响“农”品牌,着力构建以凌家滩、太湖山为双核,以含山南站—凌家滩—太湖山旅游环线为一带的“双核一带多点”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陈邦兵 邓婷婷 储灿林 刘岑 程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_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热线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
或微信/手机: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和记娱乐app下载的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和记娱乐app下载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